-
由中國復合 材料學會主辦的復合材料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技術咨詢研討會于2015-06-25在會議指定場館舉辦。
-
由主辦方主辦的2015年度復合材料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技術咨詢研討會于2015-05-23在會議指定場館舉辦。
王浩靜,研究員,博士,1964年11月生,山西晉城人。1986年畢業(yè)于華東理工大學,同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參加工作。1994年始任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612課題組組長,作為項目負責人曾承擔過多個科學院創(chuàng)新基金、國防科工委和總裝備部軍工項目。2002年兼任山西煤化所科技開發(fā)處副處長、軍工辦主任等職。同時擔任山西省科技顧問,太原市環(huán)保領域首席專家、總裝備部材料專家等社會職務。2004年被聘任為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創(chuàng)新崗位研究員。2009年調入西安光機所,任“等離子體物理化學應用技術研究中心”主任。主要從事氧化鋁纖維、高模量碳纖維的制備技術研發(fā)和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(fā)。已發(fā)表文章50余篇,申請專利20余項。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華東理工大學能源工程系進行本科階段學習,大學畢業(yè)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;2009年10月調往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,任等離子體物理化學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和復合材料技術中心主任,兼任江蘇航科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。工作;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攻讀博學位;1994年2月起任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612課題組組長;2002年3月起任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科研處副處2009年10月調往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,任等離子體物理化學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和復合材料技術中心主任,兼任江蘇航科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。 王浩靜總經理在高性能碳纖維研究及工程化領域、等離子技術及應用研究領域,擁有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(chuàng)新性研究成果,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優(yōu)勢的領域和學科方向。作為項目負責人,先后承擔過多個國家級項目,總經費達到3000多萬。采用自主研發(fā)的等離子體高溫石墨化爐(最高熱處理溫度達3200℃),進行了高模量碳纖維的實驗研發(fā)、小試實驗平臺建設、中試實驗平臺建設并最后建立了噸級高模量碳纖維連續(xù)工程化生產線,生產出了性能穩(wěn)定的長絲,為用戶提供多批次近百公斤的高模量碳纖維,成為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模量碳纖維生產線。其帶領的研究團隊“十五”期間曾被授予“武器裝備預先研究先進集體”。 到目前為止,已經培養(yǎng)博士及碩博連讀畢業(yè)生9人,碩士7人,在讀博士2人,碩士1人。多人獲得中科院院長獎學金,2人獲西格里獎學金。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上發(fā)表文章50余篇,其中SCI收錄20余篇。申請專利近80項,其中50余項為發(fā)明專利,授權專利40余項。 2010年2月,在西安光機所及鎮(zhèn)江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王浩靜研究員率領技術團隊在江蘇鎮(zhèn)江創(chuàng)立江蘇航科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。短短兩年時間完成了從設備研制與加工、廠房基礎設施建設到設備安裝調試與試運行全部工作,成功建成國內首條十噸級T800碳纖維生產線,目前生產的碳纖維產品性能已達到T800碳纖維的水平,得到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用戶的認可。由于在T800高性能碳纖維產業(yè)化方面的突出貢獻,王浩靜研究員曾于2010年入選陜西省“百人計劃”,2011年入選江蘇省“高層次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人才計劃”、江蘇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及鎮(zhèn)江市“331”人才計劃,2012年又被列為“江蘇省產業(yè)教授”和江蘇省“科技企業(yè)家培育工程”培育對象,并被推薦參評“鎮(zhèn)江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”
王浩靜出席會議日程
由中國復合 材料學會主辦的復合材料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技術咨詢研討會于2015-06-25在會議指定場館舉辦。
由主辦方主辦的2015年度復合材料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技術咨詢研討會于2015-05-23在會議指定場館舉辦。